2019年5月29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莅临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讲了一场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What,Why and How”的思政讲座。日研中心宋金文书记和辅导员出席了讲座,研一的学生们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
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孙校长用“what”、“why” 和“how”三个关键词阐释了所要表达的思想。
孙校长首先提出要明确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以“共同体”的定义为切入点,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理想状态的集体,这个共同体的范围是全人类,并且命运与共。孙校长还指出,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放在历史大背景下思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始终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最终目标。目前,世界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一起,它还是一个松散的共同体,不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理想的共同体,因此国家间产生矛盾冲突也是常见的,彼此间相互信任,组成和谐的大家庭也是十分困难的。他说道,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值得我们向往,值得全人类为之奋斗的美好的明天。
接下来,孙校长强调为什么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总结了西方国家对于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不同观点。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讲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是相互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他还提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
最后,谈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孙校长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实践平台,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谋求和平合作共赢同样是重要的一环。我国应根据国际社会的现实与不同国家建立不同的战略关系。此外,他还强调,最为首要的是先解决好我国自身的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都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一步一步将中国建设成一个良好的命运共同体。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出问题,孙校长耐心地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另外他还结合了自身的留学经历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