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会议回顾|语言对比研究与日语教学-专题研讨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4-17 】

4月1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语言对比研究与日语教学-专题研讨会-”于线上成功举办。一桥大学庵功雄教授、大阪大学中俣尚己副教授、北京外国大学费晓东副教授担任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讲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陈冬姝担任主持。国内外高校师生300余人参加会议。

语言对比研究与日语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衔接,一直是学界的共同关注所在。本专题研讨会不同于以往“一会一人一题”的形式,而是由三位主讲人分别从句法研究、语篇研究、实证研究三个不同的角度,围绕语言对比研究与日语教学如何有效衔接这一共同话题,结合当前语言与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庵功雄老师作了题为「誤用・非用・発想の違いから考える中国語話者に対する日本語教育文法」报告,主要探讨了汉语及日语母语者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及其导致的中日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庵功雄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日语母语者倾向于使用ナル型表达方式,而汉语母语者倾向于使用スル型表达方式;相较于日语母语者,中国日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以“物”为主语的及物动词句或者使役句;在日语中,当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有接触面时,只有该事物在“上”的情况下,才能用ある(いる,如机の上に本がある,而汉语并无此类限制;日语母语者倾向于在一段话中保持同一主题不变,而汉语母语者则会跟随动作主体而变换叙述视角。

庵功雄老师认为这种语言逻辑、思考方式上的差异会引发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句法上出现偏误。与此同时,庵功雄老师还指出,今后应从语言学、比较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造成该差异产生的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

中俣尚己老师作了题为「言語行動の違いを捉え、分析するために」报告围绕言语行为这一话题,列举了大量具体的研究案例,为语言对比研究和日语教学研究打开了新思路。中俣尚己老师认为,言語形式的研究成果在日语教育方面的应用是有限的,比较日语母语者和日语学习者在同一场景下所采取的不同言语行为,可能会给日语教学研究带来全新的视角。

此外,中俣尚己老师还指出,除了“请求”、“拒绝”、“赞扬”、“表达不满”等常作为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以外,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方面,例如文章的结构、开头等。中俣尚己老师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一些可以用来做相关研究的语料库,如「YNU書き言葉コーパス」、「多言語母語の日本語学習者横断コーパス」、「日本語話題別会話コーパス」等。

  费晓东老师作了题为「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言語学の応用」的报告,总结了2018年到2022年间日研中心语言学方向、教育学方向毕业生的硕士论文题目,指出语言学论文中以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实证研究较少,而教育学论文中词汇和句法的习得研究较少。

费晓东老师认为,从教学的立场出发,有必要对词汇和句法的习得及加工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日语教学领域的两项实证研究为例,具体讲解了实验研究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最后,费晓东老师从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加强学生的语言学背景知识储备等问题。

在答疑环节,神户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名参会师生就数量副词使用上的差异、语用策略等问题向三位主讲人提出了疑问和想法,现场讨论热烈。

本专题研讨会旨在把中国优秀的日本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向世界,把世界优秀的日本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介绍给中国,建立国内外日语语言与教育的研究网络,促进国内外日语语言与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借鉴,推动中国日本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