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日语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党总支理论中心组集体开展专题学习,主题是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郭华伟主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学习二十届三种全会精神的同时,我们又重温了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两方面相结合,与会老师进行了广泛讨论、深入交流,并发表了各自的学习感言。
日语学院(日本学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周异夫指出在人才培养方式、科研创新体制、开放合作模式等方面要持续改革,以全方位改革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里包括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的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更新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等,来提升学校的、学科的、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常务副院长(常务副主任)徐滔、副院长(副主任)熊文莉、副书记张阳均认为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协同发展,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如学院和中心去年已组建的教师实习实践团队),尤其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中要有所加强。
副院长(副主任)费晓东谈到要以“突出的问题导向”思考日语学科的发展,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认识中日关系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思考日语和日本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注重对公派出国学生持续关注,为学成归国提供便利条件。
党总支委员、办公室主任刘金辉表示,投身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教育管理人员应领会政策精神、找准改革方向,在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积极参与;学习“教育家精神”,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把管理服务工作做精做细,为师生做好充分保障。
党总支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宋刚表示,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教师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跨文化理解,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郭华伟总结时指出,开学伊始全体中层干部均参加了学校党委安排的全会精神集中培训,学院(中心)的管理团队学习并践行三中全会精神,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双重视角考虑工作,有观察、有思考、有举措,把上级的政策要求和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同发展,人才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和科技这两个领域改革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好校外平台和资源,是把人才培养跟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产学研协同发展。避免把人才培养质量当作宏大命题和虚空概念的误区,在老师的课堂上,在每个具体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从思想上、从根本上做好学生教育引导的立德树人工作。
参会老师一致表示,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务实担当,不断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充分发挥优秀教师榜样的立德垂范效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教师职业信念和理想抱负。